新起点新跨越排头兵绘新图——深圳、浦东、滨海新区代表委员对话
http://www.officebaba.com
上海商务中心网 来源:上海浦东新区 2010-3-11 5:36:35
今年是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一年,是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为“十二五”发展打好基础的重要一年。对中国的三大“特区”——深圳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来说,也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
全国两会上,来自深圳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的3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王顺生、王战、李勇,各自描绘了特区、新区下一步立足新起点、实现新跨越的发展蓝图。
深圳特区继写“春天的故事”
王顺生(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市政协主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年了,如何续写“春天的故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
首先是实现5个新跨越,即全面实施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充分发挥和全面提升“全国经济中心城市”的功能,在经济发展上实现新跨越;充分发挥“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作用,在深化改革上实现新跨越;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在自主创新上实现新跨越;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上实现新跨越;加快建设“国际化城市”,在全面实施开放战略上实现新跨越。
深圳要当好推动科学发展的排头兵,必须充分发挥好创新创业的优势,通过政府的科学引领,加快产业升级步伐,由深圳制造向自主创新、深圳创造为主转变。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抓住产业发展的机遇,培育新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增长支柱。
浦东新区拓展示范带动效应
王战(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委研究室主任):再过一个多月,就是浦东开发开放20周年,浦东又一次站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起点上。仔细想想浦东走过的20年,要继续深化浦东改革开放,就必须拓展浦东的示范带动效应,发挥浦东在长江流域振兴规划中的带头作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同时,还必须提升浦东的核心功能作用,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尤其要在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税制等方面有新的突破。
世博会对上海来说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契机。世博会在低碳经济、科技发展、城市管理等方面传递着先进理念、先进模式,在办博过程中,要组织专家“寻宝”,把握下一轮科技革命的关键,可以让上海得风气之先,促进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也可以对西部地区的城市化起到典型示范作用。
必须抓住办博的重大战略机遇,在世博后续利用的高度上谋划好浦东、上海“十二五”发展规划,建议通过创办联合国生态大学及世界银行、亚洲银行培训中心等方式,与浦东干部学院、中欧管理学院形成人才培养的高地。
滨海新区建成北方对外开放门户
李勇(全国政协委员、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原主任、滨海新区工委原副书记):我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当了10余年主任,看着滨海新区发展壮大。
滨海新区是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保税区成功建设发展的基础之上提出建设的。4年来,新区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已成为最具发展活力和国内外投资的热点地区。2009年,新区GDP总量占天津市GDP总量的50%以上,GDP增长23.5%。
作为带动区域发展,承载着北方经济中心与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的重任的滨海新区,新区已经进入了全面开发建设的新阶段,“一核双港、九区支撑、龙头带动”的战略布局,全面覆盖了2270平方公里的土地。
不久的将来,京津城际高速铁路将开通到于家堡,届时,从北京到滨海新区核心区只需45分钟,这让滨海新区具备了发展的硬件基础。今后新区要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逐步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